信息工程学院

学科竞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学科竞赛 >>  正文
关于举办2025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宿州学院选拔赛的通知
发布人:孙莉 |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0日 15:58 | 点击数:

各学院:

根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关于发布2025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安徽省级赛赛项规程的通知》要求,经研究决定举办2025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安徽省级赛选拔赛暨宿州学院校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宿州学院教务处、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

承办单位: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信息工程学院科技创新中心

二、竞赛目的

大赛是大学计算机教学实践的组成部分,旨在进一步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实践、促进教学相长,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与潜能,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造就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三、竞赛内容

(一)竞赛类别

按照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委会规定项目,共分十一大类:

1.软件应用与开发;

2.微课与AI辅助教学;

3.物联网应用;

4.大数据应用;

5.人工智能应用;

6.信息可视化设计;

7.数媒静态设计;

8.数媒动漫与短片;

9.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

10.计算机音乐创作;

11.国际生“汉学”;

每个大类下含有若干小类,具体详见如下网站:

国赛官网:http://jsjds.blcu.edu.cn/

安徽省级赛官网:http://jsjds.ahu.edu.cn/

其中,7、8、9三个大类统称为数媒类。

(二)竞赛方案

本次赛事为校级初赛。

比赛时间:2024年4月12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报名时间:2024年3月25日~2024年4月8日

2024年4月25日前完成省级赛参赛作品提交;

四、技术规范

本项大赛报名、作品提交、评审等各项工作均通过国赛组委会提供的报名系统进行,因此,特制定如下技术规范:

(一)作品名称

作品名称必须规范,不得使用特殊符号,字数不得超过30字。否则,将失去参赛资格。

(二)作品类别

参赛作品的类别必须按照系统提供的大类、小类规范分类。每所学校每小类原则上不得超过2件,每大类不得超过4件。2024年本科院校在国赛中取得一、二等奖、高职高专类院校取得一等奖的增报作品不受类别额度限制。超过规定数量的作品,按照作品编号的排列顺序取消该小类后续作品的参赛资格。

1.数媒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评比。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界定数媒类作品专业组的专业清单如下:

(1)教育学类:040105艺术教育。

(2)新闻传播学类:050302广播电视学、050303广告学、050306T网络与新媒体、050307T数字出版。

(3)机械类:080205工业设计。

(4)计算机类:080906数字媒体技术、080912T新媒体技术、080913T电影制作、080916T虚拟现实技术。

(5)建筑类:082801建筑学、082802城乡规划、082803风景园林、082805T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082806T城市设计。

(6)林学类:090502园林。

(7)戏剧与影视学类:130303电影学、130305广播电视编导、130307戏剧影视美术设计、130310动画、130311T影视摄影与制作、130312T影视技术。

(8)美术学类:130401美术学、130402绘画、130403雕塑、130404摄影、130405T书法学、130406T中国画、130408TK跨媒体艺术、130410T漫画。

(9)设计学类:130501艺术设计学、130502视觉传达设计、130503环境设计、130504产品设计、130505服装与服饰设计、130506公共艺术、130507工艺美术、130508数字媒体艺术、130509T艺术与科技、130511T新媒体艺术、130512T包装设计、082404T家具设计与工程、130510TK陶瓷艺术设计、81602服装设计与工程。

备注:现有专业中如果涉及上述专业方向,视同按照专业类参赛。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方向)视同专业组参赛。

参赛作品的作者中如有任何一名作者归属于上面所述专业,则作品应参加专业组的竞赛。高职高专参赛队队员的专业界定,参照上述清单进行。现有专业中如果涉及上述专业方向,视同按照专业类参赛。

2.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竞赛。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1)在专业音乐学院、艺术学院与类似院校、师范大学或普通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或艺术系科就读。

(2)所在专业是电子音乐制作或作曲、录音艺术等类似专业,例如:电子音乐制作、电子音乐作曲、音乐制作、作曲、音乐录音、新媒体(流媒体)音乐,以及其它名称但实质是相似的专业。

(3)在校期间,接受过以计算机硬、软件为背景(工具)的音乐创作、录音艺术课程的正规教育。

其他不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学生均划归为普通组。参赛作品的作者中如有任何一名作者归属于上述专业,则作品应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3.国际生“汉学”赛项作品的参赛队,须至少包含1名在皖高校招收注册的在籍本科国际生(即来华留学生)。若参赛作品的全部作者是中国国籍学生(持中国身份证或港澳台证件的学生属于中国国籍学生),则该作品只能参加第1-10类的竞赛,不得参加本赛项;属于本赛项的作品,可以参加第1-10类的竞赛,但不得同时参加多个类(组)竞赛。

(三)参赛队员信息

参赛队员必须如实、准确填写姓名、院系类别、专业、年级、身份证号等信息,并与学生证、身份证等证件上的信息相符。电子邮件、电话请填写正确,以备紧急情况下联系。

必须上传参赛队员免冠证件照(大头照)、学生证照片,图片应清晰、规范。学生证照片应包含本人照片页、学号、姓名、年级、专业等信息,若无法一次拍摄,可将两张图片使用ps、画图等软件合并在一张图片。为确保顺利上传,请将证件照和学生证照片压缩至200KB左右后上传。如因学生证丢失等原因无法提供学生证照片,则需提供粘贴本人照片并加盖学校公章或学生处公章或教务处公章的证明,证明中必须包括入学年份、学生专业、学号、姓名等信息。

参赛人员的数量不得超过大赛要求,超过人数限制的人员名单将被直接删除,不会在证书中出现,也无法获得证书。因违反规则超额填报队员,将可能降低作品的获奖等级。

五、奖项设定

本项赛事根据有效参赛作品的数量设置奖项,各级别奖项不超过如下比例: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大赛设优秀组织奖10名。

六、优秀作品点评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安徽省级赛在颁奖前将遴选8-10件优秀作品进行展示、点评。此环节是参赛师生、评委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个人素养与计算机应用技能的重要机会,对参赛师生日后创新思想和技能的启发、提高、升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项活动将视情况开展。

优秀作品点评环节面向参赛师生、媒体等社会公众开放,为保证本环节的顺利进行,应遵循以下规则:

1.参与本环节的所有人员必须服从工作人员的安排,不得攻击参与展示的参赛选手或点评嘉宾;

2.请勿在作品展示或嘉宾点评时干扰展示选手的正常讲解或播放、打断嘉宾的点评;

3.互动环节可以向会议组织者举手示意,得到允许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观点应客观实际,不得有攻击性语言。

七、竞赛联系

联系人:邱慧丽老师、姜飞老师、王士权老师

联系方式:18905578734,13855702536

竞赛群:1037769084

2024年3月20日